教學周
編者按:近日,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、新華社半月談、新華網(wǎng)等主流媒體以《這里,,30多名院士、博士都放棄了行政級別》為題,,報道南昌大學國家硅基LED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0多名院士,、博士放棄行政級別致力科學研究事跡。詳情如下:
在南昌大學國家硅基LED工程技術研究中心,,記者了解到這樣一個故事:上至院士請辭“副校長”,下至博士放棄處級身份,,這里30多名科學家無一人有行政級別,。
中國科學院院士江風益是2015年度國家技術發(fā)明獎一等獎獲得者,一度擔任南昌大學副校長,,但出人意料的是,,江風益4年前就向學校打報告請辭副校長。直到去年底,,組織才批準他卸任副校長,。
國家硅基LED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王立告訴記者,,近10年來,中心領導班子換了三屆,,每次換屆學校都提出,班子成員可以安排處級崗位,,但大家都主動放棄了,。
為什么“有官不當”?江風益告訴我們,,科研人員的本職工作是搞好科研。當了院士之后,,邀請他參加的會議很多,,但他能推則推,,每月最多參加一次。幾十年來,,除了出差,,工作時間幾乎都在實驗室。當然,,他也認為,,對一些擅長管理的科研人員從事行政工作要表示理解,因人而異,。
江風益是院士,他的學生為什么也“有官不當”,?國家硅基LED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光緒說,,實驗室開展的研究是面向產業(yè)化,科研人員有了行政級別,,很多時間會被行政事務所占用,,不利于開展技術攻關;有了行政職務也不便代表實驗室入股企業(yè),,不利于科技成果轉化,。
王立認為,人各有志,,對他而言,,過度追求所謂行政級別,會影響投入科研的精力和時間,,實驗室承擔了很多重大任務,,能把這些課題完成好就已經(jīng)很了不起了。
院士團隊對行政級別“無欲無求”,,而在科研上卻是不懈追求,,堅持做別人做不好、做不了的“大課題”,。從開創(chuàng)世界第三條藍光LED技術路線,,到攻克“黃光鴻溝”世界難題,將黃光LED的光電轉換效率從9.4%提升到27.9%,,再到如今埋頭鉆研微紅光,,幾十年來這個實驗室“光”彩奪目,撐起了一個世界級的光電產業(yè),。
原文鏈接:
【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】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js3_iXmbTyvsksLj3WTyYw
【新華社半月談】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xDJEj8vL2TCwSBWY4tt1wA
【新華網(wǎng)】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tLRegfEyG19iTsCUentCRA
編 輯:涂金鳳
責任編輯:許 航
Copyright (c) 2014-2022 Nanchang University. All Rights Reserved.贛ICP備20001624號-1網(wǎng)備36010802000198號